新華社上海11月5日電? 題:面向未來,中國將永遠在這兒!
辛識平
“經歷了5000多年的艱難困苦,中國依舊在這兒!面向未來,中國將永遠在這兒!”在首屆進博會開幕式上,習近平主席的一番話擲地有聲,分外提氣,迅速在朋友圈刷屏。
“永遠在這兒”是一種底氣。哪怕風狂雨驟,中國無所畏懼、迎難而上,滿懷信心奔向未來。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艱辛奮斗,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,有13億多人口的大市場,擁有全球最完整的產業(yè)體系和不斷增強的科技創(chuàng)新能力,活力旺盛,潛力深厚。正如習主席所說,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,而不是一個小池塘。盡管國際風云變幻,“黑天鵝”“灰犀牛”層出不窮,但中國經濟發(fā)展健康穩(wěn)定的基本面沒有改變,長期穩(wěn)中向好的總體勢頭沒有改變,可謂底子厚、韌性強、后勁足,具有強大的抗風險能力,能夠“任憑風浪起,穩(wěn)坐釣魚船”。
“永遠在這兒”是一種定力。無論風云如何變幻,形勢如何復雜,中國將咬定青山不放松,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情。當前,中國經濟發(fā)展遇到了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,總體上都是發(fā)展中的困難、前進中的問題,一定能在改革發(fā)展中得到解決。只要信心不滑坡,辦法總比困難多。堅定不移深化改革、擴大開放,積極推動高質量發(fā)展,下大氣力解難題、除積弊,中國經濟必定能爬坡過坎、闖關奪隘,奮力開創(chuàng)發(fā)展新局面。
“永遠在這兒”是一種擔當。面對保護主義、單邊主義抬頭,中國堅決捍衛(wèi)多邊貿易體制,推動發(fā)展自由貿易。舉辦進博會,既是國際貿易發(fā)展史上一大創(chuàng)舉,更是中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、支持經濟全球化的實際行動。
大有大的樣子,大有大的擔當。以海納百川的胸懷,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;以一碗水端平的公正,中國與來自五大洲的各個國家共享機遇,共謀發(fā)展。正因為如此,進博會被視為“國際貿易最好的時刻”,不少外國領導人和國際組織負責人紛紛點贊進博會“將為世界帶來更多發(fā)展機遇”。開放合作、互利共贏是大勢所趨、人心所向,毫不動搖秉持這一點,中國的朋友圈會越擴越大,中國理念將贏得越來越多的認同和支持。
穿越五千年的風和雨,跨越改革路上的艱與險,中華民族吃了多少苦,過了多少坎,更創(chuàng)造了多少震撼世界的人間奇跡!進入新時代,開放自信的中國人民有信心、有能力戰(zhàn)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挑戰(zhàn),與世界攜手開創(chuàng)更加美好的未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