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華社呼和浩特8月7日電 題:草原人民永遠歌唱共產黨——慶祝內蒙古自治區(qū)成立70周年文藝晚會側記
新華社記者楊依軍、劉懿德
“要是有人來問我:這是什么地方?我就驕傲地告訴他:這是我的家鄉(xiāng)!”
7日晚的呼和浩特,流光溢彩,處處洋溢著節(jié)日的喜慶氣氛。在各族各界干部群眾代表的深情朗誦中,慶祝內蒙古自治區(qū)成立70周年文藝晚會《贊歌》在烏蘭恰特大劇院拉開大幕。
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全國政協(xié)主席俞正聲為團長的中央代表團和內蒙古自治區(qū)各族各界干部群眾共約1300人歡聚一堂,共同慶祝這一美好時刻。
烏蘭恰特,蒙古語意為“紅色劇場”。她承載著不少呼和浩特市民少年時代的美好記憶,是內蒙古各項事業(yè)日新月異的歷史見證。
今夜,烏蘭恰特燈火通明,在皎潔的月光下如同穿上了節(jié)日盛裝。
今夜,各族群眾踏歌起舞,共同回望內蒙古自治區(qū)70年走過的難忘歷程,抒發(fā)堅定跟黨走、邁向新征程的壯志豪情。
這壯志豪情,源于70年乃至上百年的歷史傳承——
情景詩畫《草原曙光》,將時光拉回上世紀20年代的中國。新生的中國共產黨,給內蒙古各民族指明了道路,給茫茫草原帶來了新希望。
鮮紅的黨旗迎風飄揚。70年前毛澤東主席、朱德總司令為內蒙古自治政府成立發(fā)來的賀電,至今讓人心潮澎湃。
“英雄的祖國屹立在東方,像初升的太陽光芒萬丈?!蔽璧概c隊列《騎兵》、情景歌舞《從草原來到天安門廣場》《烏蘭牧騎》等,藝術地再現了從內蒙古自治區(qū)成立到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熱血青春歲月,讓人們的思緒重回那個“火紅的年代”。
87歲的原內蒙古第一機械制造廠廠長、總工程師劉作會老人激動地說:“歌曲會‘變老’,但這些歌曲傳遞的昂揚向上的精神永遠不會老?!?/p>
這壯志豪情,源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輝煌成就——
春風吹綠千里草原。舞蹈《馬背交響》,呈現出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,草原駿馬展開雙翼、昂首騰飛的奮進意象。歌曲聯唱《八駿贊》《蒼天般的阿拉善》《呼倫貝爾大草原》等,表達出各族兒女對生活的無比熱愛、對家鄉(xiāng)的無限眷戀。
“美麗的草原我的家,風吹綠草遍地花……”熟悉的旋律中,蒙古族著名歌唱家德德瑪出場,觀眾熱烈鼓掌、齊聲跟唱。
蒙古族傳統(tǒng)曲藝好來寶《幸福生活賽拜努》,二人臺、漫瀚調、晉劇、京劇等戲曲聯唱《春花爛漫》等,生動表現了內蒙古城鄉(xiāng)居民生活面貌發(fā)生的歷史巨變。
共同守衛(wèi)祖國北疆、共同創(chuàng)造美好生活——內蒙古自治區(qū)社會科學院青年研究人員蘇日娜說:“我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,把祖國北部邊疆這道風景線打造得更加亮麗!”
這壯志豪情,源于建設亮麗內蒙古、共圓偉大中國夢的燦爛前程——
歌舞《美好家園》中,內蒙古“三少民族”——鄂倫春族、鄂溫克族、達斡爾族文藝工作者先后登臺,呈現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“一個都不能少”的動人場景。蒙古族青年歌手烏蘭圖雅、呼斯楞等表演的情景合唱《守望相助》,表達了各族兒女在黨的領導下攜手同心、幸福永遠的真誠心愿。
佩戴著閃亮勛章觀看演出的全國優(yōu)秀共產黨員、全國模范檢察官潘志榮說:“建設亮麗內蒙古、共圓偉大中國夢,離不開各族干部群眾守望相助、團結奮斗?!?/p>
吃苦耐勞、一往無前的“蒙古馬精神”,始終激勵著內蒙古各族人民。傳統(tǒng)樂器馬頭琴與現代交響樂合奏的《萬馬奔騰》,讓觀眾仿佛置身千里草原,展現出黨的十八大以來,內蒙古自治區(qū)各項事業(yè)蓬勃發(fā)展的生動局面。
《萬馬奔騰》的創(chuàng)作者、現場領奏齊·寶力高說,這個節(jié)目就是要將內蒙古人民開拓進取、創(chuàng)新不止的精神風貌展現在世人面前。
“有一曲贊歌穿越時空,多少故事飛落心上……這一曲贊歌多么吉祥,歌聲飛進每座氈房……”融合了長調、盅碗舞等藝術形態(tài)的歌舞《永遠的贊歌》,集中表達了各族兒女矢志不渝跟黨走的堅定信念,把晚會推向高潮。
一曲贊歌世世代代唱不完。當年,草原人民唱響《贊歌》,以崇敬和喜悅的心情,慶祝偉大的新中國誕生。
今天,草原人民再次唱響贊歌,以更加深厚的情感,表達對黨、對祖國的無限熱愛與忠誠。
演出尾聲,少年兒童在舞臺中央展開一面鮮艷的國旗。各族兒女齊聲高唱《歌唱祖國》——
“五星紅旗迎風飄揚,勝利歌聲多么響亮。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,從今走向繁榮富強!”
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