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標題:湖南省委原副書記、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鄭培民——以民為先的“為民書記”(最美奮斗者)
在世時,他為群眾奔走謀劃,滿懷感情,對家人嚴格要求,克己奉公;去世后,他為人的準則“做官先做人,萬事民為先”,至今依然深深地影響著許多黨員干部。他,是中共湖南省委原副書記、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鄭培民(見圖,中,新華社發(fā))。
1943年7月,鄭培民出生在吉林省海龍縣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。1990年5月,時任湘潭市委書記的鄭培民調(diào)任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,任州委書記。
赴任湘西,剛放下行李,鄭培民就長途跋涉,趕到鳳凰縣米良鄉(xiāng)叭仁村??吹竭@個三面懸崖一面山的村寨,老百姓缺水少糧,日子過得艱難,他當即決定把這個村作為自己的扶貧聯(lián)系村?;I資金,打通引水隧洞,架電線、修公路,讓叭仁村的生產(chǎn)生活條件大為改觀。
這是小山村脫貧的一大步,卻是鄭培民為民奔走的一小步。在兩年多時間里,鄭培民跑遍了湘西的218個鄉(xiāng)鎮(zhèn),住過30多個村寨。在他的車上,常備有一床棉被,有時候下鄉(xiāng)來不及回到吉首,他就在車里湊合一宿。
任職期間,鄭培民下基層、到一線,從不管個人的苦累和安危,曾在帶領(lǐng)農(nóng)技人員給農(nóng)民培訓水稻栽培新技術(shù)時,累暈在土坎上。
在湘西部分地區(qū)的方言里,“培民”和“為民”發(fā)音相近,有干部群眾親切地稱他“為民書記”。鄭培民說:“我是人民培養(yǎng)的書記,當然應(yīng)該親民、愛民、為民?!?/p>
為湘西的脫貧事業(yè),鄭培民付出一切。將離開湘西赴省城任職時,老百姓萬般不舍,揮淚送別。
不管身份如何變動,鄭培民心系人民的初衷不變,身先士卒的作風不變。1998年,湖南發(fā)生特大洪水。作為省領(lǐng)導,鄭培民趕到汛情嚴重的常德,在400公里的長堤上,和干部群眾一同奮斗,共渡難關(guān)。在抗洪搶險的60多天里,身患高血壓、心臟病和糖尿病的鄭培民,每天只睡兩三個小時,情況緊急時,通宵不休,為的是盡最大努力,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(chǎn)安全。
2002年3月11日,鄭培民因突發(fā)心肌梗塞病逝,時年59歲。(記者 申智林)